导航
特藏
最新
合作机构
数字化认证单位
版权声明
公文模板
标准规范
会议资料
培训资料
OpenAPI对接
项目背景
愿景与使命
组织人员
共建共享单位
年度报告
加入我们
捐赠
应用
在建项目
中文简体
NEWS
2016年5月12日,CADAL与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合作会谈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古籍碑帖研究与保护中心召开。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戴龙基、馆长助理杨迅凌等参与会议。黄晨副主任向与会者介绍了浙江大学图书馆及CADAL数字化工作经验。 恰逢“浙江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门神画像联展”正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二楼展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碑帖研究中心为副展区。戴龙基馆长听了韩松涛老师对门神的讲解之后,对此深感兴趣。他表示希望能将门神系列画像进行复制、数字化输出之后,作为珍贵收藏带回澳门科技大学向科大师生展示。 随后,黄晨副馆长向戴龙基馆长介绍了艺术品浏览系统,该系统具备海量画作资源,画作质量好、精度高,系统反应迅敏,十分适用于欣赏、学习和研究。戴龙基馆长饶有兴趣地观赏了岭南画派代表画家的作品。 当日上午,黄晨副主任陪同戴龙基馆长又参观了图书馆古籍部、中心金石碑帖特藏、数字输出设备及样例等。经此,令戴龙基馆长对浙江大学图书馆及CADAL项目在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数字化工作和应用都加深了了解。 此次接触,双方相谈甚欢,为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5月11日,CADAL与滨江区政府合作会议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图书馆召开,参会人员有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滨江区副区长万爱民、滨江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冯建伟等。 会上,黄晨向与会来宾介绍CADAL项目总体情况。他详细讲解了CADAL项目三个阶段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海量的项目资源,丰富的项目成果,共建共享的项目模式,完善的版权保护工作和广泛的海内外合作交流。万爱民副区长对CADAL项目予以了高度评价,她表示,杭州滨江区图书馆暨杭州图书馆科技分馆落成不久,她希望能够借助CADAL的力量,获取更多文献资源,为滨江区内的企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双方决定,CADAL将与滨江区政府合作,依托滨江区图书馆,成立CADAL在滨江的服务分中心。此举有利于CADAL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走出去”的愿景,更多地为人知、为人用,同时也是CADAL首次尝试社会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滨江区而言,有利于提升其文化软实力,为科技领域内的人才和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 双方本着合作互助,互利共赢的宗旨,将于近期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5月6日,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晨、杜克大学图书馆中国研究馆员周珞在浙江宾馆会面,商谈CADAL项目与杜克大学图书馆合作事宜。 黄晨副主任向周珞馆员介绍了CADAL项目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与北美多所大学图书馆的深度合作经验,包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合作等。周珞馆员表示,杜克大学作为美国常青藤PLUS,同已参与CADAL项目的其他常青藤高校一样,十分期待与CADAL合作。她介绍了杜克大学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5000张珍贵老照片、杜克家族烟草烟标相关资料、明信片等。 双方在洽谈中寻求到了互利互益的合作点,认为可以将杜克大学照片资源与CADAL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建立老照片特藏数据库。此举不仅有利于充实丰富CADAL的数据资源,也有利于将这批资料带回国内,向中国展示这些资料的珍贵价值。 此次会谈,为双方的合作拉开序幕,杜克大学图书馆将与CADAL签署试用协议,先行试用一年,期间商讨合作共建协议的签订和实施。
2016年4月15-18日,由CADAL项目(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管理中心、教育部数字图书馆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办公室(传统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承)、浙江大学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IDE实验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碑帖研究与保护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东亚古文献保存、修复和价值重现专题讲座与工作坊——文化传承与学术共享”(以下称“专题讲座”)在浙江大学举行。 会议邀请日本、美国、韩国、伊朗等国外专家学者,与国内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界的同行,共同分享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以及所采用的与扫描、保存、修复相关的数字化技术。由京都大学井手亚里教授围绕“文化遗产的高分辨率数字化”作专题讲座,结合中国清代画作、日本东寺百合文书、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三维数字化项目等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已经开展的工作以及所研发采用的先进技术。国内外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重点对中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的高分辨率数字化问题展开论述。比如,日本仁和寺大西智城大师介绍了采用先进成像技术对世界遗产仁和寺的壁画、佛像等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和数字化。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MajidSarmadi教授针对古代纺织品的高分辨率数字化进行讲解,来自伊斯兰自由大学的学者ArastehMallakin阐述了伊朗书法铭文艺术在中亚古迹中的演变。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围绕古代壁画、甲骨文、竹简、墓志、古籍等各类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专题讲座。与本次专题讲座同期,由浙江大学图书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馆藏民国门神画像联展”在浙江大学基础图书馆开展,展览时间持续至5月15日。
2016年4月15日,“馆藏民国门神画像联展”在浙江大学基础图书馆二楼开展。本次展品来源有二:一是现收藏于浙江大学图书馆,原民国时期之江大学宗教博物馆藏的部分宗教画像原件;一是现收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门神画像,通过CADAL项目(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进行数字化并通过先进的打印技术进行复制。所以,此次“馆藏民国门神画像联展”,除展示东亚古文献外,还有传统修复技术,扫描技术,再现技术等多种内容的展示。本次所展门神画像从地域传承来讲,涵盖江南、北京周边两大区域。门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支,由来已久,通过绘画、木刻、版画等形式流传,各种精彩故事和人物传奇也为后人乐道。较早出现的人格化门神是神荼、郁垒二神,典出王充《论衡》所引《山海经》佚文。后期新增的门神种类有“祈福类”、“文官类”、“武将类”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文官类如魏征,武将类如秦叔宝、尉迟恭等等。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之江大学宗教博物馆创立者队克勋(C.B.Day)教授在其《中国民间信仰——中国纸马的研究》一书中的所收录的部分宗教画像插图原件。本次展览开展时,正值第二届“东亚古文献保存、修复和价值重现专题讲座与工作坊”在我校同期举行,与会的中外专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展览。展览持续至5月15日。
2016年3月25日上午,教育部高教司张爱龙副司长和李静处长视察了CADAL项目管理中心。浙江大学罗卫东副校长、CADAL项目管理中心庄越挺、竺海康、黄晨副主任接待了教育部领导。 视察期间,张爱龙副司长在竺海康副主任陪同下,视察了CADAL项目管理中心的机房、各工作室,并听取了黄晨副主任对CADAL项目建设成果和愿景远景的汇报。张爱龙副司长询问了一些项目建设的问题。李静处长介绍了教育部高教司与CADAL项目三期申请相关的工作情况。罗校长要求CADAL项目管理中心要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精神,做好CADAL项目三期的接地气的策划和宣传工作。
民国文献是CADAL数据库的资源之一,CADAL数据库拥有民国文献33.4万册/期,其中民国期刊15.9万期,逾2万种,为全球读者提供检索服务,为项目成员馆70余所高校免费全文使用,读者只需要简单的注册,即可检索并全文阅读该数据库书刊。民国期刊收录清末至1949年,很多期刊史料珍贵,内容丰富,例如知名期刊《新青年》、《中华教育界》、《万国公报》、《良友》画报等等。数据库链接:http://www.cadal.edu.cn/index 目前已知的民国时期的中文期刊有《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7000多种和《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7万种,这两个数据库在数量和种类都不及CADAL数据库全,且它们并非免费共享,需要高校通过购买数据库的方式获得。 CADAL不仅向读者提供民国书刊免费的全文服务,而且经与北京正字典藏科技有限公司协商向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的数据环境,以CADAL项目的书刊资源和正字典藏的报纸资源为基础,整合了《民国文献大全~1949》数据库。该数据库旨在一站式发现民国时期的书报刊资源,并且向项目成员单位免费提供CADAL资源的全文获取服务,使得民国文献的发现和获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数据库链接:http://cadal.hytung.cn/Main.aspx
CADAL项目参建单位: 为有效提升信息化时代馆员对智慧图书馆相关理念、技术、实践、应用的关注、借鉴、应用和成果转化能力,增强馆员在智慧图书馆业务领域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国捐赠基金会帮助中国图书馆员、图书馆和信息科学领域的学者和学生赴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进修以促进职业发展,帮助馆员实现自己的理想。 请有意愿的馆员踊跃报名,并按照附录要求填写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