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特藏
最新
合作机构
数字化认证单位
版权声明
公文模板
标准规范
会议资料
培训资料
OpenAPI对接
项目背景
愿景与使命
组织人员
共建共享单位
年度报告
加入我们
捐赠
应用
在建项目
中文简体
NEWS
近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正式对外宣布,其馆藏的中文善本特藏已全部完成数字化,共计4200种53000卷,覆盖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部,大尺寸特藏,稿、钞、孤本等。其中,丛部特藏(collectanea)与大尺寸特藏(oversize)由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参与完成数字化,共计347种2878卷。 图为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大尺寸(oversize)特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1卷(篆书三十二体),明万历39年(1611年) 在今年6月15-16日召开的“CADAL项目工作会议——暨‘基于CADAL平台的资源共享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上,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曾指出:在全球致力于数字化的大趋势与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不再仅是增加实体书籍,而应更注重为外界提供优质服务。 基于这个理念,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作已开展十年。其在中国的合作机构包括CADAL、中国国家图书馆、蒋经国基金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等。 郑炯文认为,数字化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所有中文古籍善本,有助于提升中文善本特藏的使用率,增加了哈佛燕京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机会,同时也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流失海外的古文献带回了中国。 作为CADAL的永久海外会员,哈佛燕京图书馆将持续与CADAL在其他领域进行合作,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促成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本次宣布完成数字化的中文善本特藏,可供免费在线浏览与下载。详细资源请访问: http://guides.library.harvard.edu/Chinese?utm_source=Library+Staff&utm_campaign=9fca5a7bb3-EMAIL_CAMPAIGN_2017_06_28&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4bb25c0228-9fca5a7bb3-26352423#s-lg-box-6321879 或使用手机扫一扫访问:
2017年6月15-16日,CADAL项目工作会议——暨“基于CADAL平台的资源共享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本届会议由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管理中心、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科技数据和知识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邀请了来自海外、港澳、大陆数十家图书馆共计100多人与会。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副校长、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罗卫东发表致辞。他指出:对于学校而言,图书馆在办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家而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整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CADAL自2001年发展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将进一步与中国工程院及其他机构合作共建,共谋发展。随后,全国高校图工委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CADAL管理中心副主任庄越挺一一发表致辞。 为期两天的会议日程,共包含21个演讲报告。与会专家们探讨的议题从宏观视野到合作拓展,从特色数据库建设到具体技术实现均有涉及。 会议特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做了题为《数字图书馆的智能化浪潮》的报告。潘院士指出,数字化后的图书馆面临众多挑战,未来“数据”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说,石油是20世纪经济发展的助推剂,那么数据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助推剂。而图书馆未来的任务,将是从管理书籍走向管理知识,从大数据走向大知识,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这一系列的巨变中,数字图书馆的建成只是一个开端。 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与机器人学教授,CADAL创始人美方代表RAJREDDY随后发表了题为《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过去和现在》的报告。他认为应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各类文献,能够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触及任何语种、任何媒介的信息。 之后,来自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中国中心图书馆、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梵蒂冈图书馆东亚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与会代表,逐一介绍了各自机构的工作成果,数据库建设进展以及未来的合作计划等。在这11个报告中,立足本机构、建设数据库、携手CADAL扩大合作、开放共享,成为他们共同的关键词与核心要点。 除点对点的馆际合作之外,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介绍的“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超星集团副总经理叶艳鸣提出的“联盟+”的形式,更加拓宽了合作面。在强调合作广度的同时,与会专家提出,应当依托学者强有力的专业背景建设各类特色数据库。这一观点又从合作深度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极佳的实践方式。技术实现层面,哈佛大学讲师德龙为与会者介绍了更高准确率的OCR技术、众包编辑策略等。浙江大学图书馆技术总监徐建刚以甲骨数字化为例,提出可以用2.5维技术做好浅刻文物的数字化工作。 上述优秀的报告,为大会参与者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想,探索了新的合作路径。CADAL在本届会议中也收获颇丰,除会上提及的与CALIS共同组建CADLIS大数据基础服务平台、与超星集团合作、与学者合作建设“蒋介石资料数据库”、与杜克大学合作建设“中国老照片数据库”等等之外;CADAL还与几家图书馆确定了合作意向,将签署共建合约。此一系列的合作与拓展,正是应了本次会议“基于CADAL平台的资源共享与应用”的题中之意。
CADAL项目服务体系应用系统培训于2017年05月1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培训面向CADAL项目技术人员和虚拟参考咨询馆员,来自32所高校图书馆的40余名馆员参会,会议由CADAL项目管理中心陈海英主持。 CADAL项目服务体系应用系统已针对用户体验、研讨意见建议及新阶段实际功能需求,对各系统完成了功能扩展升级,在技术先进性及应用便捷性上有了较大改善提升。本次培训就CADAL读者服务立体化协同工作平台、OpenAPI信息检索系统及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的各系统最新版本进行了说明演示,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周锋、清华大学图书馆蔡天健、北京英富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罗焕主讲。浙江大学图书馆陈良强,胡玉婷,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张浩还分别作了OpenAPI及数字资源共享系统使用情况的经验介绍,随后各馆员进行了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的上机模拟部署操作。 培训通过理论阐述、实践及讨论,使馆员更全面直接地认识了解各新系统、掌握使用技能,对资源服务和系统推广均产生了积极效果。
CADAL项目服务体系应用系统研讨会于2017年04月11日在浙江大学科技园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研讨会面向CADAL项目核心馆和部分高校的技术人员和虚拟参考咨询人员,来自9所学校近20名馆员及系统开发人员参会,会议由CADAL项目管理中心陈海英主持。 CADAL项目服务体系应用系统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来,得到许多高校的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更新升级势在必行。现已根据前期研讨意见建议及新阶段实际功能需求,对各系统进行了功能扩展升级,在技术先进性、兼容性、移动性及应用便捷性上有较大提升。本次研讨会就CADAL读者服务立体化协同工作平台、OpenAPI信息检索系统及数字对象管理系统最新的开发进行了介绍,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孙翌、清华大学图书馆武小楠、北京英富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罗焕主讲,此外,苏州龙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忱光还对CADAL资源门户的升级模型作了介绍。随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图书馆馆员就各系统新功能,结合使用经验及需求提出了意见建议。 通过阐述与讨论,各馆对新版系统有了较具体的了解,开发方则再次获取了用户需求,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实施修改和完善,届时提供参会馆试用,以便后期完善及全面推广。
2017年3月31日上午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唐杰波副馆长、技术部白克力主任和吐尔尼尔孜老师一行访问了CADAL项目管理中心。CADAL管理中心陈海英、陆国强接待了来访客人。 唐杰波副馆长介绍了新疆农业大学在CADAL项目二期资源建设中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如维吾尔语人力不足导致加工的数据质量出现问题等。目前他们馆投入人力解决遗留下来的数据质量问题,同时提出希望能增加新的资源建设任务。项目管理中心将做好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与加工单位在制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协调工作。 针对新疆农业大学关心的CADAL服务内容,陈海英就CADAL协同工作平台、CADALOpenAPI和数字对象管理系统对各个学校的意义作了说明,特别是今年近期将推出各应用系统的升级版,希望他们珍惜每次来中心参加培训的机会,把中心推出的各项服务应用到他们的实际服务工作,以满足他们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2017年1月16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与馆员杨丽瑄到访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古籍碑帖中心,与CADAL商谈合作事宜。 会上双方沟通了善本数字化合作项目的进展,“丛部”正常尺寸部分已完成数字化,目前正重点推进超规格尺寸部分,预计整个项目将于今年年中顺利收尾。根据双方共建共享协议,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每年向CADAL捐赠一批资源,继前两年的拓片、PickensCollection之后,今年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将向CADAL提供一批民国文献资源。 为拓宽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合作的质量与水平,CADAL计划于今年六月中旬召开国际合作会议,届时将邀请包括哈佛在内的国内外多家高校机构共同与会,探讨中文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等议题。
2017年1月4日,“大数据应用研讨会”在杭州浙江宾馆花港厅召开,会议由CALIS项目管理中心、CADAL项目管理中心、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来自CALIS、CADAL、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的机构代表分别围绕“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发”、“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机构知识库建设”、“数据应用实践”、“数据管理开发”等议题做了专题报告。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的专家们共同参与讨论。 此次会议旨在分享经验,加强各机构间的沟通与协作。除专题报告外,与会者们还探讨了诸如平台构建、系统部署、学科评估、唯一标识符、数据更新等问题,从宏观架构到技术实现均有涉及。但受限于时间因素,较多问题未能展开充分的讨论,期待下一次会议深入研究。
2016年11月10日,“两岸四地科技文献服务合作与创新研讨会”暨“澳门科技文献服务中心成立仪式”在澳门举行。会议及仪式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CADAL项目管理中心应邀做主题演讲,并与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 本次会议聚焦科技文献服务合作与创新,致力于汇集两岸四地文献资源,推进各方在文献服务、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会上,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NSTL(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台湾大学作为澳门科技文献服务中心的支持单位与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协议。 来自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外交公署政策研究室、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担任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 国家科技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和文献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以及澳门本地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专家及从业人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借此良机,CADAL与澳门大学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